为构建“互带互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高校与社区共建合作新格局,9月26日,哈尔滨广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哈尔滨道里区翡翠城社区举行校社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将以此为依托,共同探讨“高校+社区”融合新可能。
在共建仪式上,哈尔滨广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杨丹主任介绍了学院的概况、党组织建设以及社会志愿服务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并希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拓宽实践渠道,切实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有效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共同建立校社常态化交流、长期化合作、长效化落地机制,在校社携手发展、“双向奔赴”上再现新突破、再有新发展。
哈尔滨道里区翡翠城社区姚凤主任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并谈到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搭建服务平台,汇聚青春动能,凝聚青年力量,持续开展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度合作,促进大学生实践实习能力提升与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双向突破,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本次签约仪式恰逢临近祖国75周年生日,来自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的徐雪老师以独特的视角、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我的名字叫建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签约仪式中,来自哈尔滨广厦学院“红船”青年实践团的学生代表也带来了国旗下的演讲。
为了响应习总书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号召,我院还准备了部分经典原著,由唐晶琳老师代表学院赠送给了社区,旨在搭建一个高校和社区的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阅读到这些宝贵的文化,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活动最后,杨丹主任代表学院与道里区翡翠城社区签署了学院与社区共建协议,孙茂阳老师代表学生实践团与社区签署了共建、实践协议,标志着我院与社区共建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
签约仪式后,双方还共同参观了翡翠城社区并亲切合影。
本次共建活动通过资源互通、工作联动等措施,发挥高校和社区的各项优势,搭建了共建服务平台。我院将通过集成组织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组织优势,加强与社区等多方育人资源的结对交流,打造校社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通过集成师资力量,推动专业教师指导社会实践;通过集成实践优势,发挥学科特长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生不只是从课本中、教室里获取知识,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活用所学知识做到实践出真知的育人工作。